露白凝

一流空想家 二流观察员 三流写作者
关注之前请务必认真阅读一遍置顶哦
主页太零碎 看文请直接点合集!

【经验之谈】如何制造故事的反转

(提问箱有读者问了我这个问题,刚好也有一点想要跟大家分享的经验,于是单独拎出来详细写一写)

 

作为一个读者,你需要弄明白为什么某个故事读起来会让你有“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”的感觉。仔细去分析的话,有以下两种情况:(当然,这或许只是个不完全归纳)

 

一是情节的“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”。情节是组成故事的“拼图”,也是最容易让人有惊喜感的地方。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看到出乎意料的情节设计,往往会在内心不由自主地呐喊“卧槽还能这样?”,既能提升继续阅读兴趣,又能让故事抓人眼球。情节的惊喜感源于,它不在读者预设的故事走向中,但它又能够很好地续接上文,能够通过进一步思考被读者接受。注意,它不是不合理、无厘头或者凭空出现转折的,而是在故事之前铺设的框架之中,找到了一种符合行文逻辑却“另辟蹊径”、“一枝独秀”的发展走向,这种走向读者没有考虑到,而作者考虑到了。

 

二是情感的“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”。现实中人类的情感本就复杂多变,而故事中的人物情感一方面是对现实的浓缩提炼,另一方面是刻意制造的戏剧冲突,因而也非常的复杂。这种复杂性和多样性,使得作者在创作时能够寻找到不同的情感突破口去行文,让人物行为在其自带的某种情感的驱使之下,变得“出乎意料”但又能够被理解。

 

但无论是哪一方面的“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”,都有一个共同点:它们的出现需要充足的铺垫。如果没有前文的铺垫,仅仅是为了反转而反转,故事就会变得非常突兀,甚至逻辑自相矛盾。只有在故事内部逻辑自洽的前提下去制造“意外之喜”,才能让读者有“这篇故事构思非常精彩”的感觉。

 

OK,现在我们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——你不是一个读者,而是一个作者。

 

作为一个作者,明白了“制造反转的原理”,你要如何去给你的读者制造这种惊喜感呢?

 

我个人的经验是,需要一点有意识的锻炼,一点机缘巧合。

 

“机缘巧合”就不细说了,因为它有一点“可遇不可求”的味道——有些灵感需要适当的契机点亮。说不定某天你在放空大脑,或者阅读其他文字的时候,一个精彩的反转idea突然就浮现出来了。

 

但“有意识的锻炼”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练习做到的——主要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。

推荐一个我个人认为很有用的方法,即开展自己一个人的“头脑风暴”。

举个例子,在睡前我们的大脑往往处于放空的状态,思维会天马行空地到处飘荡。这个时候你可以有意识地抓住脑海里浮现出的某一个事物/画面,然后针对它开始完善前后文的构建和联想。比如说现在你的脑海里偶然浮现出了一个笔记本——这个笔记本的外观是什么材质?它的厚度如何?它里面有什么字迹?它的主人是谁?它的主人为何会留下这样的信息?……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,一一去给出你的答案(最好是能够突破惯性思维的答案),说不定一不小心就完成了一篇故事的大纲构建。

 

而具体到上手写作时,作为作者要给你的故事情节制造反转,首先需要抛弃你的“第一想法”(即你第一次构思时,脑海里自动浮现出的这个情节的发展)。大多数时候你的第一想法和其他人的第一想法是共通的,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,即便不共通可能也不会相差太大,也就无法给读者制造出“反转”的意外感。因此你需要抛弃它,继续从其他角度挖掘你的情节。

 

诚然,挖掘一个别出心裁的故事走向可能是很耗费脑力的一件事,但并非毫无技巧可用。

 

一是文字的多义性。这是一个很好的技巧。多义性可以拓展文字的含义,赋予情节新的可能性。众所周知我们的汉语非常博大精深,诸如“今天下雨我一把把把把住了”之类的,同一个字/词可以包含很多种不同的含义,而要确定它们具体是什么意思,我们必须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。玩谐音梗的有趣之处也在于此。当然,故事也是同理,运用好语言的多义性能够帮助你发现不同的情节走向,从而让读者眼前一亮。

 

二是语言的省略性。所谓“言有尽而意无穷”,如同国画当中留白的部分能够给人留下回味无穷、意蕴悠长的想象空间,文字也有同样的功能。要在故事中制造合适的反转,故事的前文不仅需要多义,而且需要适度的模糊、留白,让读者有琢磨不透的感觉(甚至是刻意“误导”读者往错误走向上思考的感觉),因而在后续情节的发展上,就会有让人意料之外的惊喜感。

 

举个栗子:拿我自己写的《未来机器人》 来说吧。(查看原文直接点击这个标题就行)

这篇科幻是我自认为在反转方面设计比较巧妙的故事,写这篇的时候也确实仔细推敲了很久。

故事的核心灵感就是文末的那句“不是将冰冷的机器变成人,而是将人变成冰冷的机器”。

一提到机器人,大部分人的惯性思维就是“人类创造机器人”,而我脑海中出现这个灵感的时候则恰好是反其道而行之,即“将正常人变成机器人”,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、可以利用的反转点。

但有了核心灵感并不等同于有了整个故事的雏形,很快我就开始下一步的情景构建。

我开始思考,为什么未来会出现“将人变成机器人”的这个现象——于是我联想到时间旅行者的角色,一个去过未来的人,这是他亲眼看见的景象。

但如果要让这个故事别出心裁,时间旅行者直接讲出这个现象就显得非常地乏味。

于是我接下来设计了文中的“我”和时间旅行者的对话,经由他们之间的对话来一层层推进悬念,最后揭示出这个现象。

而时间旅行者的话我也刻意进行了设计。

比如那句“未来根本没有人类”——这其实是个运用了隐喻义(语言的多义性)的句子。时间旅行者看到未来的人来戕害自己的同胞,将他们变成冷冰冰的机器,内心为此感到悲哀,他认为那些戕害者已经不配被称之为“人”,因此他说出了这句话。并不是表面上的“未来真的没有人类存在”的意思。

还有那句“现在你该知道为什么未来没有人,也没有机器人了吧。”——这是个运用了省略性的句子,完整的表述应该是“现在你该知道为什么未来没有人,也没有机器人(的区别)了吧”。因为未来并不是真的没有人类,也不是没有机器人,而是二者本来就属于同一个物种,分辨不出彼此生理上的差别。我刻意运用省略的目的,是为了一定程度上“误导”读者的思路(被打),以期达成反转的效果。

类似于这样的情节和对话设计,一次次地把读者原来的预期打碎,一直引导读者看到故事的末尾才恍然大悟,哦,原来真相是这样。

于是一篇经过精心构思的故事就新鲜出炉啦。

 

末尾留下一点小小建议:想多了解这方面类型的故事,可以去读读欧亨利的作品。大师的作品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技巧,还是那句老话,多读多思考多练习,定会有所提升。

 

本来是个经验贴,没想到最后居然写了整整一早的时间,还整得像篇论文……

不知道整篇文章读起来会不会有些晦涩难懂,但还是非常希望能够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。

 

(完)

评论(90)

热度(9823)

  1. 共1666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